文教博览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建筑方案设计
文教博览
文教博览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建筑方案设计

从浐灞湿地河口型湿地特质出发,我们对科普馆提出了原创并独特的建筑设计概念方案。

    湿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地貌特征。浐灞湿地公园科普馆设计中"芦曲"的设计创意正是来源于此。而河口型湿地环境中"水、土、植物、光、空气"等重要特征也成为了此次设计的重要构成元素与特色。


2.1概念立意

芦苇生命力顽强,广泛分布于各种湿地类型中,在湿地植物中最具代表性。芦苇茎秆笔直向上而中空,根系发达,是保土固堤植物,并有丰富的用途。设计中概念立意为"芦曲",旨在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湿地元素来形成设计思路,在满足和丰富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突出正直积极的建筑气质,以新颖的建筑语言演绎湿地自然生命乐章。


2.2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巧妙融入环境,将流经场地外沿的两条河流的河水引入场地,以大面积水面将两条河流相互连接,水面形态灵活自然。建筑位于水面之中,环境与建筑相互映衬烘托。水面与建筑场地的相生与对比呼应了湿地环境中最基础的"水"与"土"的元素,建筑立于水中央,形成了湿地当中"绿色浮岛"的意向。芦苇管件以一簇簇根植于绿色浮岛之中,挺拔屹立。呈现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效果。建筑平面自由生动,富有自然韵味。三层退台飘沿屋顶设计独具匠心,使得建筑主体舒展大气,轻盈飘逸。结合形式和功能的需求,在建筑中适当的位置设计天井,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建筑场地、建筑、水景相辅相成,景观与道路设计自然而富有趣味,场地内外优质景观资源得以整合放大,为游客创造了大量的亲水空间。


2.3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设计上紧扣"芦曲"的设计概念。设计经过对芦苇自然形态的研究分析,加以提炼,将构成建筑的基本元件高度概括为竖向的管件。通过管件之间高度与管径的体量变化、平面上聚集上疏密的变化及所形成的建筑空间上的虚实对比,形成了独特新颖错落自然的建筑肌理,抽象还原了芦苇在自然湿地环境中蓬勃生长的形态意向,表达了设计中的"植物"元素。

管件模仿芦苇的自然形态通过疏密有致的组合在微观上形成了一簇簇的形态。而在宏观方向上,管件的分布与及与建筑体量的组合体现了"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特点,结合建筑功能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使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得以升华。


游客沿着亲水步道靠近建筑的过程中,随着欣赏距离和角度的不断变化,管件组合、聚落疏密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以及光线对管件在立面上所形成的光影效果也同时变化,移步易景。建筑以最基本的管件为载体,如同音符一般,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立面肌理与节奏韵律,建筑整体宛如一首灵动的乐曲,"芦曲"的设计概念得以活灵活现。


建筑肌理与虚实空间的变化使得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边界得以模糊,形成建筑与自然、湿地的风景融为一体的"环境融合性建筑"。建筑外观新颖时尚,独具匠心,与湿地风貌有机协调,符合未来城市发展,与区块内其他建筑和谐共生,成为湿地内标志性建筑。


项目概况
  • 建设地点 陕西西安
  • 项目类型 文博建筑
  • 设计时间 2012.06
  • 建设情况 已竣工
  • 竣工时间 2015.01
  • 建筑面积 10788.30 m²
  • 用地面积 23042.42m²
  • 结构类型 --
  • 合作单位 --
获奖情况

首届深圳建筑创作奖银奖


szad